||2024年 第20期||

曾国藩(1811年11月26日~1872年3月12日),字伯涵,号涤生。 湖南湘乡人。是“晚清第一名臣”、战略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、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。
曾国藩原名子城。道光十八年(1838年)中
进士
,入
翰林院
;后升迁
内阁学士
,
兵部侍郎
和
礼部侍郎
。
咸丰二年(1852年)奉命前往南下主持
乡试
,途中其母去世,获准还乡,
丁忧守制
。咸丰三年(1853年)又奉谕组建湖南乡勇,即“
湘军
”。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
太平军
。同治三年(1864年)攻陷天京。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
捻军起义
。同治五年(1866年)被清廷赐予一等“毅勇”侯封号,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。同年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,重印经史典籍。同治六年(1867年),拜大学士。次年出任
直隶总督
。同治九年(1870年),奉命调查并处理“
天津教案
”。因对西方列强采取谋求和解的策略,次年又被调回南京原任。同治十一年(1872年)病逝。
曾国藩善于讲“道德”说“仁义”,对
程朱理学
推崇备至。
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变化。“外轻内重”的局面开始出现。
曾国藩工诗与古文。其诗宗苏轼、黄庭坚,雄峻排奡;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扩大,变雅洁为雄肆。
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“
湘乡派
”。
与
胡林翼
并称“曾胡”,与
李鸿章
、
左宗棠
、
张之洞
并称“
晚清中兴四大名臣
”。